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支持 > 正文

关于残疾人“终生学习”模式的经验分享

作者:佚名 来源: 日期:2023-10-15 14:28:31 人气: 标签:学习支持服务的认识

  序: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多加关心、格外关注。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机构作为非营利的公益事业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发展状况。

  目前大多数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服务仍属于财政资金支持的兜底式服务,只能够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要,解决残疾人的吃、穿、住、行等问题。

  然而,残疾人的需求不仅限于基本生活,也有学习、教育、康复、就业、婚姻家庭、文化等需求,根据生活质量概念,残疾人拥有较好生活质量,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是远远不够的,需其他需求满足才能得以实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服务已逐渐转型,不仅聚焦基本生活的满足,而是促进残疾人多样化需求满足,实现残疾人享有较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一部分社会福利机构已经开始在实践中摸索规律,以第二社会福利院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为例,其以终生学习概念为基础,通过购买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打造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模式,促进残疾人平等享有学习需求,以此提高残疾人适应社会、、政策等变化的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该案例介绍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服务终生学习支持模式经验,以期望该模式或经验能够帮助更多残疾人及相关工作者。

  终生学习是指为了提高知识、技巧和竞争能力,在连续的基础上贯穿终生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终生学习亦作终身学习,通们将终生学习作为一种学习,一种持续学习和继续学习的,它传递出了一种学习观念,即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都能有适合需要的教育与学习机会。

  在“终生学习”的概念支持下,学习不在区分为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学习知识(即学校),或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内运用知识(即工作)。如果没有终生学习,就会大幅消弱社区和个人更新知识和技巧的速度。

  基于终生学习是“我们一生都在学习”的共识,它的主体具有普适性。在当前变化迅速且日益复杂的世界里,这一点尤为重要。但学习的机会往往仅限于特定的年龄组、机构或有足够经济条件且健全的人,在常规的学习中残疾人通常被歧视甚至被在外。

  因此,在教育资源和机会均等的社会背景下,残疾人虽作为特殊,但仍有获得学习的机会和需求,且残疾人自身的现状也促使其需要进行终生学习,以提高其适应社会、、政策等变化的能力。

  此外,从社会规范性需求出发,联合国《残疾利公约》明确指出,残疾人有终生学习的,由此为残疾人提供终生学习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终生学习作为教育的一种补充方式,已经被纳入相关公约、条文,这使将社会工作服务与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建立连接具有重要意义。二者联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社会工作服务具有社会福利性质,其服务对象包括老、弱、病、残,甚至是更多有需要的群体,而残疾人群体是社工服务天然的服务对象。在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终生学习终将成为市民共享的社会福利。从社会福利性质而言,将社工服务与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联结具有内在契合性。

  终生学习是一种教育的补充方式,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各种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社会工作服务作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存在,其服务方式与正式的学校教育不同,即强调一种非正式的服务方式,强调服务对象参与式学习。

  与正式教育中强调的“权威”、“被动式”学习不同。就非正式的服务方式而言,二者具有连接性。在二福利院中开展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实际上是在院内中为残疾人提供学习机会,创造学习条件。残疾人院内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

  总所周知,社会工作服务的三大目标是“治疗”、“预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的旨是助人自助。在社会工作的基本中,任何社工服务,强调需求为导向,注重人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掘。

  在残疾人终生学习中,其目标在于最大限度开发残疾人的潜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发展完善的个性和人格、学会与发展,提升促进残疾人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在发掘残疾人潜能、促进残疾人发展上具有契合性。

  此外,社会工作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优势视角、增能理论等等,都可以作为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价值观——平等、接纳、尊重、个别化,等都内化于非正式学习或参与式学习中,并与正式学习中强调“权威”所内化的价值观不同,社工的理论与价值观更有助于服务。

  社会福利机构中终生学习支持模式构建,充分运用了残疾人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资源。基于第二社会福利院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经验:

  其次,梳理残疾人的网络资源,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资源。具体而言,正式的网络资源包括福利院中管理员、院内社工、护理员、康复员、特教老师以及社会工作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非正式的包括残疾人的父母、亲戚、机构内同伴、志愿者资源库等。

  特别说明,志愿者资源库属于根据残疾人多样性的学习需求组建的多元人才库,以最大程度支持残疾人服务。

  再次,构建残疾人为中心的终生学习支持网络,明确网络中重要相关方群体的职责、分工、相互支持方式等。

  如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员对参与服务的残疾人具有管理的,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不能违福利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应在社会福利机构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支持性服务。

  如康复员则在终生学习支持网络中扮演康复师、治疗师角色,通过疾病治疗或康复训练,残疾人能够参与网络内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如特教老师则参与其中具体的服务内容教学,促进残疾某方面技能掌握与提升。

  而社会工作者无论是福利机构内部或外部社工机构的,在网络中应扮演资源的整合者、协调者、支持者及助人者的角色,能够在为具体服务对象对接各式各样的资源后回应到服务对象需求。

  最后,终生学习支持模式运行需要一个支点撬动——残疾人需求,有条件的社会福利机构可以将残疾人的学习需求形成需求指南,由社会工作者整合网络中的资源回应残疾人需求,在二福利院的项目中最后提炼形成了操作化手册,便于相关人员通过手册开展具体支持服务。

  在终生学习概念支持下,结合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并考虑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二福利院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将以社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增能理论、优势视角)为基础,针对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技能等需求,重点采用小组工作法,辅以个案法,融合参与式、情景模拟、游戏等方式开展。

  具体服务将划分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服务、认知能力改善服务、康复治疗与训练服务、心理资本建设服务、潜能发掘服务等五个板块。

  如生活自理能力服务包括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两方面,其中生活能力特指社交生活能力训练服务(了解文明、礼仪、熟悉社区、安全常识、文体活动等等),自理能力特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常规的穿衣脱物、睡眠与起床、洗漱清洁、用餐等内容)。

  在终生学习支持模式下,加之残疾人自身的特殊性,五个板块服务是相辅相成、贯穿残疾人的机构生活中。

  实际操作中,利用小组工作理论和方法,采用小课堂形式(8-10人),每课45分钟,由1名社工+1名护理员+2名志愿者方式开展,其中社工作为服务的统筹者、资源的整合者、服务带领者;护理员作为协助者全程参与,以帮助残疾人回到生活区进行操作训练;志愿者作为服务的参与者、带领者以及协助者,他们可以是外部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如心理咨询师、书画老师等),也可以是福利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志愿者的选择要考虑期学历、专业、特长、相关经验等。在具体支持服务中,聚焦残疾人的改变,以服务为导向,融合过程和结果、定量与定性的方法,监测评估终生学习支持网络下残疾人服务成效。

  促进残疾人服务对象改变是终生学习支持模式最为直接的服务成效。通过持续、定期、多元力量服务,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获得改变和进步是较为直接的,以二福利院项目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为例,通过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将目标具体可衡量。

  同时辅以参与式观察记录,清晰地呈现了服务对项目改变情况。具体而言,提升了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照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残疾人的认知能力,培养了残疾人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其内在潜能,进而提升残疾人在福利机构内的生活品质。

  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模式,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模式。其在终生学习概念的支持下,整合了残疾人—管理员—康复师—护理员—特教老师—志愿者—同伴—家属—社会工作者等正式或非正式网络资源力量。

  能够在社会福利机构成长发展过程中,持续运用网络资源。它的全方位体现于能够在满足残疾人学习需求的同时满足康复、教育、、心理支持等多样性、多层次性需求。

  在终生学习支持模式中,志愿者库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库、人才库。它整合了社会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爱心和公益心人士等,让社会工作者能够根据残疾人的需求,调动志愿者库资源,提供相应服务。

  目前二福利院不仅与各高校志愿者建立长期服务关系,更与社会助残组织、助残企业建立志愿服务关系。总而言之,社会福利机构终生学习支持网络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残疾人服务。

  平等、参与、共享是在总结残疾人事业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经验提出的残疾人事业的崇高目标,它不仅是社会宣传和残疾人激励的口号,更是终生学习支持模式下的指导原则。

  因为在具体的社会工作服务设计与开展中,社会工作者会特别强调残疾人的平等,不因其残疾而受和,尽可能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强调参与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具体服务,参与做决定等等;强调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等等。一定程度上,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服务能够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残疾人服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有效评估服务成效,评估将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方式结合,以更直观地呈现服务效果。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要求在服务前需进行基线调查,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在每课结束后或下节课前可再次测评掌握情况;在服务中期和结束时需要进行中测、后测,以衡量服务成效。同时,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观察式记录呈现服务效果。

  在现阶段,社会工作服务在小组工作实务中,缺少或者没有测评机制。在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中,通过残疾人认知能力提升小组和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小组的经验累积,项目团队细化步骤,对每节小组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工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组员变化,并且设计了组员发展记录表。

  除了记录组员在当节的信息掌握状况外,更是从优势视角出发,发掘其优势点或者矫正某种不好的行为。本次测评机制的探索,极大提升了小组服务水平,也是对执行社工更高的专业要求。

  量化服务对象的改变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服务成效,也为设计对应的服务方案提供了清晰可靠的依据。在进行专项康复过程中,对服务对象没有改变的地方进行强化,可以取得实在的服务效果。

  在社会福利机构操作化手册当中,详细地描述了测量表格的设计使用方法,并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灵活设计测量表格,以对服务对象各类能力进行测量。

  项目团队经过一年的实务探索和经验总结,根据第二社会福利院区和区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撰写了《社会福利机构操作化手册》。

  该手册已经充实的内容包含了认知能力提升和生活自理能力提升两部分,对操作方法、量表使用、术语解读、残疾相关常识等做了详细的描述,为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打下了的基础。

  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篇共包含8课16小节,主要采用系统康复模式,从训练残疾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着手,着重帮助残疾人掌握穿衣脱物、吃饭、睡觉、起床、洗脚、洗头、洗脸、就餐等技能,提升残疾人照顾能力。

  认知能力提升篇共包含8课,具体内容涉及“四季辨认”、“时间记忆”、“事物形状、大小判断”、“声音辨别”、“颜色分辨”、“冷热”、“认识身体结构”等等,旨在活化残疾人的思维和意识,改善其认知能力,帮助其了解生活常识,更好适应机构内生活。

  依托重庆民政、重庆社工、华龙网、国际在线、巴南日报、企航号、二福利院号及其它社会工作相关平台对项目服务进行了宣传,累计宣传19次,浏览量高达8731(统计于2018年8月31日),其中“生命符号、爱的印记”在重庆民政的推文被周绍宾老师在社工师高级班上引用。

  成年智力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团体,要服务这个团体首先需要了解其特点。首先,他们是成年人(已满18周岁),相比与患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说,成年智力残疾人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性的认知和需求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其次他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智力残疾(智力在65以下),智力问题严重影响了在生活中的认知能力和其他能力;最后除了智力缺失外,部分可能还面临着多重残疾,也就是同时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残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多种影响正常生活的因素导致成年智力残疾人成为了社会上很弱势的群体。

  针对成年智力残疾人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接纳他们。在项目执行的初期,一名项目社工就是因为接纳不了而选择了离职,在后面稳定的项目执行团队中,都做到了把爱和包容融入到了每一个服务环节,有过焦急,也有望。

  但是一直不变的是作为一名社工的初心,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反复地强化,看到了服务对象一点点改变,也感受到了付出后的回报。服务对象在感受到了友善和鼓励后,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身体机能都会显著提升。

  最重要的是残疾人一般都特别缺乏自信心,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和鼓励,需要有认识自己优势和特长的机会,在服务的过程中发现,鼓励更能让服务对象掌握一项技能。

  项目终生学习模式下的服务板块比较多,实施难度也较大,但是要落实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的概念,每个板块都是不可或缺的砖石。生活能力的提升就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服务对象需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的能力来适应这个社会,他们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候该睡觉,每个生活环节都需要别人的引导,所以这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自理能力提升实践中,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除了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引导方法外,最有用的就是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是所有人都有的需求,因此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与残疾朋友的互动过程,引导其这个世界,人的情感。

  医疗康复更是重要的一个板块,在第二社会福利院内设有颐康医院,基本满足了居区服务对象的健康需求,但是由于服务对象自身表达能力不足,导致护理人员很难及时发现病痛,以至于会给残疾朋友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这需要社工细心地观察并记录服务对象的表现,链接相关医疗资源进行帮扶,在残障康复的过程中,医疗起着支柱性的作用。

  输入希望是在残疾人服务过程中很有用的方法,虽然在社会工作其他领域的个案服务中,对案主输入希望,让案主知晓社工及相关人员在一起努力的讯息也是很关键的,但对于残疾人来说,他们更需要希望。

  输入希望不是一味地遐想和夸大地许下承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让案主看到前进的道,而且在不断前进途中不但可以收获目标实现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帮助案主提升了自信和突破的决心。

  注:文中提及的社会福利机构残疾人终生学习模式是在第二社会福利院成年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项目的经验上提炼而成的。通过1年的项目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残疾人服务模式,为残疾人服务提供了新的经验。虽然该模式初次提出并运用,但项目组仍希望通过总结经验模式,能够惠及更多的残疾人和同工,通过更多的实践探索丰富残疾人终生学习支持模式,循序渐进推进残疾人服务事业发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身边的类似故事~也欢迎向社工客说说你与服务对象之间发生过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